最近门诊上好多孩子都出现了脾胃问题——要么吃饭像打仗,追着喂也吃不了几口;要么一吃就胀,晚上翻来覆去睡不安稳;还有的动不动就积食发烧,比同龄孩子矮半头。其实这些问题,大多和脾胃运化失常有关,尤其是现在孩子吃得杂、活动少,稍不注意就容易脾虚生湿,影响生长发育。
如果孩子有这些表现,说明脾胃该调理了:
1. 吃饭没胃口,稍微吃点就喊肚子胀;
2. 大便要么干硬如羊屎,要么稀溏粘马桶;
3. 舌质淡胖或有齿痕,舌苔厚腻或白滑;
4. 小脸蜡黄没气色,个子长得慢,体重不达标;
5. 稍微活动就出汗,稍微受凉就感冒。
说到调理脾胃,很多家长都听说过四神汤——由山药、茯苓、莲子、芡实这四味食材组成,既能健脾又能祛湿,性质温和不刺激,特别适合孩子。这四样搭配起来,就像给脾胃请了四位 “守护神”:山药补脾益胃,益气养阴,茯苓健脾利湿,宁心安神,莲子补脾止泻,益肾养心,芡实健脾止泻,益肾固精,四味合用,共奏健脾祛湿、调和脾胃之效。
基础做法很简单:取山药、茯苓、莲子、芡实,加瘦肉或排骨,放姜,用砂锅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1小时,加盐调味即可。
不过每个孩子情况不同,得根据症状灵活搭配,才能事半功倍。
搭配一:积食严重加炒麦芽、鸡内金。
有些孩子特别爱吃肉,一吃就停不下来,结果半夜发烧、口臭、手心烫,这是典型的积食了。这时候在四神汤里加炒麦芽和鸡内金,既能帮脾胃“减负”,把积滞的食物消化掉,又能增强脾胃的消化能力,避免反复积食。
搭配二:湿气重加炒白扁豆、炒薏米。
如果孩子大便总粘马桶,舌头水汪汪的,一到换季就长湿疹,说明体内湿气太重。可以在四神汤里加炒白扁豆和炒薏米,这两味能帮身体把多余的湿气排出去,还不会伤到孩子的阳气。煮的时候可以加个冬瓜,清热利湿效果更好。
搭配三:气血不足加红枣、桂圆。
有些孩子不光吃饭差,还总是没精神,稍微跑两步就喘气,脸色发白,这是脾胃虚弱导致气血不足了。这时候在四神汤里加红枣(去核)和桂圆,既能补气血,又能让汤的味道更香甜,孩子更爱喝。注意桂圆别放多,以免上火,需在无湿热时少量使用。
门诊医案
4月底我接诊过一个5岁的小姑娘,身高才103厘米,比同龄孩子矮了7厘米,这大半年来总是没精神,吃饭也不香,而且特别容易生病,稍微天气变化就会感冒咳嗽。
我观察发现孩子脸色发黄,身体偏瘦弱。让孩子伸出舌头,只见她舌苔白厚且腻,舌体胖大,边缘还有明显的齿痕。询问之下,妈妈说孩子的大便经常不成型,还总粘马桶上,很难冲干净。一到夏天,手上就会长湿疹,痒得厉害,晚上经常因为痒而睡不好觉,翻来覆去的,还有盗汗的情况。
综合这些症状,我判断孩子是典型的脾虚湿盛。脾虚导致运化功能失常,水湿在体内积聚,从而出现了一系列不适症状,还影响了孩子的生长发育。
针对孩子的情况,我给她开了四神汤的加减方。熬成膏吃,味道不苦孩子更好坚持。同时叮嘱妈妈,要让孩子少吃冷饮、油腻食物和寒性水果,避免加重脾胃负担,还要让孩子适当多活动,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。
一个月后复诊,妈妈高兴地说孩子的精神好多了,吃饭也有了胃口,大便成型了,手上的湿疹明显好转,晚上睡觉也安稳了。我看她的舌苔变薄了,齿痕也没那么明显了,于是我稍微调整了方子。
又过了两个月,孩子的脸色变得红润,个子也长了2厘米,这期间基本没怎么感冒,妈妈说孩子现在活泼多了,体质明显增强了。
最后要提醒大家,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,即便是平时的食疗也要谨慎辨证后使用。如果家长拿不准孩子的情况,千万别盲目尝试,一定要在医生辨证后进行。毕竟孩子的脾胃娇嫩,调对了才能少生病、长得快,咱们一起努力,让每个孩子都能吃嘛嘛香,健康长大!
配资公司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