昭君故里·三峡情
—长江文化青少年寻根计划
当三峡的涛声遇见少年的眼眸,当昭君的故事碰撞时代的思考,一场跨越千年的长江文化对话在江汉区图书馆温情上演。7月12日,“昭君故里・三峡情 —— 长江文化青少年寻根计划”特色阅读活动如期举行,小读者们通过共读经典、诗韵朗诵、探秘工程、巧绘石画等形式,在沉浸式体验中,触摸长江文化的脉搏,传承母亲河的精神基因。
“长江不仅是一条地理的河流,更是一条流淌着文明密码的文化长河。”随着老师轻柔且富有感染力的介绍徐徐拉开帷幕……。在“共读故事”环节,动画短片生动还原了“昭君出塞”的历史场景。
在诗歌共读环节,《早发白帝城》的豪迈与《初到忠州》的沉郁交织。“轻舟已过万重山”既是李白的快意,也是今日长江航运的真实写照。老师将诗句意境与三峡工程对航运的改善相联结,让孩子们明白:“古人笔下的山河壮歌,正在新时代的建设者手中续写新篇。”
活动在长江石头画DIY的精彩创作中达到沸点。浅色鹅卵石上,有的绘着昭君的琵琶,有的画着三峡的航船,有的则是孩童心中长江奔腾的模样。这些承载着创意与情感的石头,如同长江文化长河中的朵朵浪花,见证着青少年与母亲河的心灵共鸣。
此次活动以 “阅读 + 实践” 为桥,让青少年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理解长江文化的深厚底蕴,在文化自信的培育中成长为长江文明的守护者与传承者。正如那首回荡在活动现场的诗句:“万里长江万里歌,一代少年一代和。”长江的故事,正在被续写,长江的精神终将在代代相传中生生不息。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公司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